欢迎进入苏州淡林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 含氮含磷废水污染治理的“环境专科医院”!

您当前的位置:
淡林百科|A/O法脱氮除磷:脱氮OR除磷
发布时间:2025-02-07 来源:jsydl 浏览次数:41次

640_wx_fmt=png&tp=webp&wxfrom=5&wx_lazy=1&wx_co=1-(1).png


在水处理领域,A/O法(Anoxic/Oxic)以其独特的脱氮除磷能力备受瞩目。但要实现这一目标,两大条件必不可少:为反硝化菌营造活跃环境,有效除氮;同时,为聚磷菌创造适宜条件,促进除磷。理论上,同步脱氮除磷看似简单,实则操作复杂。


一、A/O法脱氮机制


脱氮的关键在于反硝化菌。这些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,能利用硝酸根离子(NO3-)和亚硝酸根离子(NO2-)中的氧,将污水中的氮转化为气体释放。为此,需确保活性污泥中富含硝化菌,使进水中的氨氮在好氧段氧化为硝酸根离子。随后,在反应池中设置厌氧(缺氧)状态,让二沉池出水与污水、活性污泥混合,反硝化菌利用硝酸盐氮中的氧分解有机物,实现脱氮。


二、A/O法除磷机制


除磷则依赖于聚磷菌。在绝对厌氧条件下,聚磷菌为获取能量,会消耗自身三磷酸腺苷中的氧,释放无机磷。随后,在好氧条件下,聚磷菌为避免再次饥饿,会大量蓄积磷,从而减少处理水中的磷含量。为此,需在反应池内设置绝对厌氧状态,让活性污泥与有机物混合,释放无机磷。接着,在好氧池内,聚磷菌摄取磷,实现除磷效果。


三、A/O的脱氮/除磷工艺差异


尽管A/O法可同时用于脱氮和除磷,但两者机理不同,需设定不同的厌氧条件:脱氮需无氧且有NO3-的环境;而除磷则需无氧且无NO3-的绝对厌氧环境。流程上,脱氮工艺需内回流携带硝态氮进入A池;而除磷工艺则需保证A池的厌氧环境,仅对有机物进行初步代谢及储存。


判断A/O工艺是脱氮还是除磷,通常看有无内回流。但需注意,将内外回流合并的设计可能增加二沉池负荷,缩短停留时间,影响沉淀效果。


上一篇: 没有了!

下一篇: 没有了!